22/01/2010
世界各地的“80後”
香港的高鐵事件與其說是社會工程爭議,不如說是青年對社會和政府不滿,表面上是經濟事件或政治事件,背後是個文化問題。
反高鐵的中堅分子,是所謂“八十後”一代,也就是從1980年到1990年出生一代,,從20歲到30歲的青年。“九十後”一代,是從10歲到20歲,大部份仍在求學時期,社會意識尚未成熟;但“八十後”一代,若不是大學生便是已進入社會做事,對社會開始有所關懷,也有對人生一套看法。
“八十後”現象不僅是香港問題,也是一個全球化問題。世界各地“八十後”的青年都有不同標籤,《紐約時報》在2007年有篇文章題為《美國的Q一代》,Q是Quiet,即平靜,指“八十後”的美國青年是平靜一代,上一代以布殊總統為縮影留給他們是“貪婪”,而其響應卻無激情,對巨大的財政赤字或是地球變暖的生態危機,他們只是平靜對待,默默耕耘,走上創業之路。
相較於美國青年的理性,英國的“八十後”青年被稱為“撤切爾夫人的孩子”,少了夢想,卻更熱衷金錢。最有夢想倒是“八十後”的印度青年,堅信印度會成為全球大國的潛力,而其響應是身體力行,勤奮面對更好的明天。反而日本因國土狹小,資源匱乏,自然災害頻繁,其青年自小便養成具有危機意識的“島國性格”,做事作風如“拼命三郎”,內心卻無憤懣。
有問題的“八十後”青年,見於兩岸三地。先說台灣。流行說法是“草莓族”。草莓有何特征?外表光采,內裡綿軟,稍一施壓便變成一團泥。所以草莓族特點是抗壓力低,又多是獨生子,自小被父母寵壞。相比之下,內地的“八十後”一代,也是“一孩政策”(計劃生育)產物,不再是“天之驕子”,而在北京大學學者廉思筆下,他們是繼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後第四大弱勢社群的“蟻族”群,受過高等教育,多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即使有工作也屬臨時性。他們面對高房價、難就業以及愛情與生活的糾結,難免無奈和傍徨,有的更淪為網頁上的所謂“憤青”。
再看香港“八十後”一代,其成份混雜,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也如台灣草莓族,在溫室成長,小小挫折也承受不了,動輒就跳樓或燒炭自殺;也有的只顧享樂,淹沒在消費主義的洪流,對社會問題漠不關心;而如今反高鐵的“八十後”,也不過是一小撮人,心比較激進,有點內地“憤青”色彩,但此“憤”不同彼“憤”,因為所憤慨的問題不同。
香港式的“憤青”,一改多年來香港青年對政治冷漠、只顧賺錢的特色,開始有了政治覺醒,而這也源於特區政府在管治上失效,在教育和就業方面對青年的輔導不足,而高鐵事件僅是反映他們對政府不滿的冰山一角。雖是一小撮人,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特區政府未能吸取教訓,不采取開放心態和務實精神去處理後遺症,則未來的管治,恐怕加倍困難。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