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
爸爸的價值觀與我南轅北轍
「佔中」這幾個星期以來,林氏父女的交談都只能停留在「吃飯喇」、「回來了」、「又出去?」之類的話。為父的按捺著擔心和不滿,女兒就咬著口唇以免自己亂說話,又要來另一場家庭戰爭。
爸爸有他對社會事件的一套看法,總愛在吃晚飯時一邊看電視新聞一邊發表他的意見,女兒有不同的看法,知道他是借故向她教訓一番,所以都不敢多言。
她從朋友們交談中知道,有些家庭戰爭是源於父母對子女的人身安全或事業前途的擔心,相對而言,這是最容易處理的一類。只要向父母坦白交待自己那「並非站在最前線」的角色,自己會使用的安全措施和保持聯絡,甚至邀請他們去實地視察,這都可以減輕他們的不安和抗拒。
但是,林宅的情況就不單是擔心憂慮,而是兩大難題:第一,是價值觀的分歧,爸爸認為女兒太理想化,太不顧實況,女兒卻認為人生價值不應停留在目前,而是追求理想夢想的家。常言道:宗教和政治這兩個課題是不宜爭論,這只會令大家反目成仇。因為雙方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想把對方贏到自己那一邊,結果只會強化彼此的對立。
如果純粹如此,可以考慮的就是轉換話題,寧願談談生活趣事,風花雪月,避談敏感課題,維持表面良好關係。
若真的想談談大家的價值觀分歧,那就要沉著氣,讓爸爸大人發表他的高見,聆聽他的看法,目的就是要找出一些與你較為接近的共同觀點,那怕只是一丁點接近,也是拉近彼此之間的鴻溝的一小步。
但是,林小姐指出第二個更大的難題是就算轉個話題,他也會自自然然又借機會發表言論。說到這一點,我開始感到奇怪。細問之下,發現他是沒有聽眾的,在他眼中林太太是不懂世事的主婦,不回應也不理睬他那邊看電視邊加意見的行徑。
原來,他終於找到女兒作為聽眾,她與他爭拗,或雖不發一聲,但她的臉色和忍氣吞聲時的專注,都令他更要表現自己,更努力去贏回面子和注意。
發現這一點之後,林小姐就釋懷了。她說:「我知道可以怎樣做了。要聆聽他的長篇偉論,讓他痛快地暢所欲言,然後才進行那些找出共同觀點或游說策略。我以前可能過於急進去與他辯論,令他更覺得沒有人愛聽他的觀點了。好,回去試試看!」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