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10
香港申亞 弊多於利
香港政府建議申辦2023年亞運,有幾個理由。第一、舉辦亞運有助推動本地體育發展;第二、去年東亞運,香港隊成績優秀,囊括26金、31銀、53銅共110面獎牌,香港足球隊撃敗日本隊奪冠,尤其振奮人心,大可籍亞運「乘勝追擊」,把香港打造成「體育之都」;第三、舉辦盛事可促進經濟發展,提升香港國際形象,這也是政府去年設立「盛事基金」的理由。
不過,大眾對建議的反應負面,主要原因是籌辦亞運開支龐大:政府指成本約為137至145億港元(包括營運成本,以及為配合亞運而改裝運動設施的費用),但有言論指,項目還涉及300億元的體育設施建造成本。這項盛事到底是否值得辦?
大建場館 不合社會需要
縱觀歷史,舉辦國際大型運動會,十居其九虧本。為賽事興建的場地,在運動會結束後往往乏人使用,而且極少能夠像鳥巢和水立方般成為旅遊景點。例如,香港因應去年東亞運動會而耗資2200萬元興建的香港賽馬會國際小輪車場,啟用後一直未有開放予公眾使用。亞運項目極有可能成為「大白象」。
政府指,即使不辦亞運,為了發展體育,300億元的體育場地始終是要建的。誠然,體育發展不能忽視。香港乃彈丸之地,但也有出色的運動員。李麗珊、黃金寶、葉姵延等土生土長的運動員,達到世界水準,揚威國際賽事,令香港人引以為榮。主辦大型賽事、提供更多場地,固然對運動員有一點幫助;然而,香港運動員面對的最大問題其實是經濟問題:運動員職業生涯短暫,而相比許多地方,在香港從事運動的經濟回報低,收入不穩定,就連為香港奪得奧運金牌的李靜,也因為買不起房子,而要跟家人分隔粵港兩地!政府若有資源,倒不如為運動員提供生活補貼、資助他們進修及到海外受訓。
此外,目前長者院舍、公屋、私人住房土地、大專學生宿舍均嚴重短缺,種種民生問題迫在眉睫。政府常以資源有限為理由,限制經常性開支增長,為何把珍貴資源用於申辦亞運?
國際盛事 經濟效益成疑
以香港的管理水準,如果舉辦亞運,相信不會像印度辦英聯邦運動會般亂象叢生。不過,由場地興建,到賽事進行時交通、保安等安排,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特別在香港這樣人煙稠密的地方,安排更不容易。2005年世貿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政府為此進行一連串封路、改道,會議期間的遊行活動令交通癱瘓、商戶休業。就算國際盛事能從全球各地吸引更多人來港,經濟效益也有限。市民反對申亞,可以理解。
內地城市申辦大型運動會,乃以全國體育系統作後盾,以建立體育強國為目標。反觀香港,縱使有一些傑出運動員,可是社會體育風氣不盛,單從城市層面來看,缺乏舉辦大型運動會的基礎。要推動體育,應該採取踏實的手法,不宜好高騖遠,強求做「體育之都」。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