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2018
保護主義 醫療受困
面對本港人口老化嚴峻,加上流感高峰持續,大部分港人都已切實體會到公營醫療系統及服務必須優化。最新的財政預算案在醫療衞生開支上增撥80億至780億元,希望在較充裕資源的支持下,進一步照顧市民的健康需要。
但提供公共醫療服務的軟硬件,有時並不是用錢就能立即「變」出來。近日15間公立醫院病床的使用率普遍逾110%,即使流感疫情回穩,急症室求診人數仍多達5,000多人,個別公院內科病房更逼爆至逾130%!社會要求加床、建醫院等硬件設備、設施上增撥資源,是十分自然的訴求,但若「加床不加人(手)」重量不重質,同樣難有較合理的醫護服務。
今時醫護人手不足,工時又長,但他們仍謹守崗位,服務市民,值得敬重。若政府增撥了資源而仍未能招聘到足夠而合適的醫護人才,原因何在?預算案已增加醫管局的經常資助近60億元,並確保有足夠資源聘請所有本地醫科畢業生,另額外撥款2億元,加強醫療專業培訓。
從聘用人手的數量去看,在公營醫療體系預留資源,吸納醫科畢業生是可取的做法,但當完全吸納新血後,是否便足夠應付今後社會醫療服務的需求?財政司司長日前指,本地醫療人手已達瓶頸,輸入海外醫療專才,卻又面對業界龐大阻力,故促社會正視醫療界的「保護主義」,而他的主張獲病人組織認同。
與社會上其他行業一樣,「輸入外勞」彷彿是業界反彈的魔咒,醫護界尤其是醫生也不例外。近8年來,政府與醫學界一直就招聘海外醫生,甚至就海外醫生延任而發生爭拗,因此,造成今天醫護人手短缺,醫學界也需要負上責任。有人會引用2003年大量醫科畢業生不獲政府聘用的教訓,警告政府不要錯估需求,令醫生供應過剩。
以今時社會對醫療服務需求之殷切,去年政府建議聘請有限度註冊的合約醫生是一個補充醫護人手的合適方案。其實,只要醫生符合專業資格,便可在港執業,無論公私營系統,都應量才取錄,也要唯才是用。
有些「行內人士」不但反對引入符合資格海外醫生,連政府增加醫科生人數,也被抨為「不智」,因認為醫科生的栽培成本高,並不符合公共資源運用的最佳原則,未知他/她是否也由高成本栽培出來,而又主張保護主義?
事實上,自2012年度以來,醫科生學位人數已增至420人,當年初入大學的醫科生應已陸續到公院實習。公眾會期望隨著醫生人手逐步紓緩,前綫醫護人員工作壓力稍減,可有助留住人才,才有望解決公共醫療人手不足的難題。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