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018
家校合作 培養德育
傳統道德標準和社會核心價值觀正備受時代的考驗,今時青少年所面對的成長困擾更多,也更複雜。有研究指出,逾半受訪的本地教育工作者認為香港品德教育不足。身教重於言傳,教好下一代,學校、家長皆責無旁貸。
香港理工大學有項研究計劃的焦點小組,訪問了逾30名中、小學校長及中學教師(大部分是校長),逾半受訪者認為本地德育「不足」及「非常不足」,但有部分則指教學工作量大,在校內發展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精力和時間均有限。
其實,這結果與理大今年初以問卷訪問約430名中學生家長對青少年道德品格發展的看法脗合。問卷逾3成半受訪家長認為,青少年整體道德水平「低」或「很低」,逾半更認為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逐漸下降。若受訪家長代表了本港家長的普遍心聲,而學校縱認同本地德育不足,卻因種種限制,認為自己「只能憂,教不來」,那麼,青少年道德品格的發展還如何再走下去?
不談學術探究,對一般人來說,「道德」範疇可謂既廣泛,又空泛,但每個人心中總有一套標準,相信不會有太大差距(涉及政治立場的議題除外)。不過,社會往往會期望,學校及家庭必須負起教好青少年的責任,才最合適而有效。
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和品格發展,身教重於言傳,這幾乎已是社會的認識。若青少年周遭人的品格都有問題,要青少年「出淤泥而不染」,就有一定難度。青少年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校和家庭裏,老師、父母不教,誰教?有人說是「社會」透過電視、網絡去「教壞」我們的下一代,其實,若不是學校、家庭的工作鬆懈了、不從一些日常反面的教材中好好輔導下一代,電視、網絡的壞信息又怎會有機可乘?
理大研究團隊建議德育應獨立成科,在中小學全面推行,未知「獨立成科」是只教不考,還是又教又考?今時大部分學校都會說重視學生品德,但實際是重智育多於德育。德在智先,學校要真正落實德育,所有教師的確都要多走一步。有些人又會偏激地認為,德育會否變成「政治洗腦」的工具?筆者只好說,若教育不能改變學生的思想及行為,這種教育無疑失敗。我認為,德育的主要目的是讓青少年懂得去關懷別人,要有一顆關愛的心,才更會懂得包容其他人。
學校德育並不能單靠科任老師,甚或一、兩位訓輔老師或社工去做,而是全校貫徹,乃至家校合作。學校過分偏重智育而忽略了德育,若不幸教出一個智比霍金的高智能罪犯,教育才真徹底失敗。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