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2018
孩子「富養」易好食懶飛,理財教仔一樣:勤力有紀律
朋友傳來一篇文章,大意是一個人帶孩子到美加旅遊,去到世界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震撼吸引不了十六歲的兒子,他寧可躲在車上打機。
做父母的認為世界奇景,一定要看,但兒子一句YouTube有啦,頭也沒抬,眼睛仍注視著手機。兒子覺得父母無聊,山長水遠坐飛機去看一堆爛石一氹水,網上都看過,於是到了每個景點,都為下不下車爭抝,兒子只想打機,他的虛擬世界比真實美景更吸引。
文章作者認為原因是「富養」孩子之過,今日的父母都把最好的給孩子。即使不是富裕人家,父母也盡量給予孩子富二代的見識、富二代的生活。孩子十歲八歲已走遍天下,長大了還有甚麼好看?
我的朋友正想安排聖誕節帶7歲兒子去塔斯曼尼亞,她看到這文章,也有點擔心,怕自己也可能「富養」兒子,問我意見。我說那個家庭不是「富養」還是「窮養」的問題,而是沒有好好栽培兒子的價值觀。
像文章中的兒子,在加拿大,為何可以打機?就是手中拿著的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機,而且有無限數據,數據不用錢嗎?不就是父母買的電話卡。
父母在買智能手機給孩子前,有沒有想清楚這會帶來甚麼後果?不應該只是說,人人都有,又或者說都沒辦法,他央著要買。
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而不是價值
栽培孩子,經濟條件好是有優勢,去倫敦巴黎但那也只是引子,不值一提,更不應用來炫耀的。問題是你帶他在倫敦巴黎去哪裏?看甚麼?吃甚麼?
孩子小,看完大笨鐘London Eye之後,應該會去legoland,但也會去大英博物館吧……去看甚麼,走馬看花的,指指木乃伊?上巴黎鐵塔看看聖母院之後,也會去羅浮宮吧……去看蒙娜麗莎,然後呢?會去13區嗎?
去了那些很難去得到的地方,如去非洲看了動物大遷徙或去芬蘭看了北極光,孩子有甚麼得著?你想孩子得到甚麼?
答不出來?
那麼,去長洲和歐洲便沒有分別,而去與不去也沒有特別意思。
我帶女兒去了很多地方,她自己現在去過更多我未去過的地方,尼泊爾、馬爾他、摩洛哥、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蒙古……這些都不是大熱門旅遊點。
女兒會自己搵資料,做準備,訂機票酒店,去到目的地根本不會打機,她正享受那裏的一切。至於那些人去旅行,是走馬看花,是打卡,他們是tourists,而我是去參與、去發掘、去探索、去思考,我希望女兒也不要做觀光客,而是做traveller旅行家。
「富養」肯定不好,因為這只會造成好食懶非的性格,甚麼都得來太易,又怎會努力爭取呢?財務自由的原則,一定要積極、勤力和有紀律,一個「富養」孩子又怎會積極、勤力和有紀律?
討論窮養和富養,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不是價值。那個寧願打機也不肯下車看大瀑布的兒子,他就是認為打機的價值比大瀑布大,所以不肯下車。他沒有正確人生價值觀,他以價值來衡量一切,這是因為……我相信他父母也沒有,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