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6

穀倉效應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我以前沒聽說過「穀倉效應」,近年這個詞在外國商界、企業界、政府機構大為流行。最初還以為與糧食危機有關。想不到和所有工作者息息相關。因為忽略穀倉效應,也許將面臨企業分崩離析,甚至失去工作、無飯食的風險。這麼說,還是與糧食有關了。

 

  英文叫Silo Effect這個詞,是擔任了二十年財經記者的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吉蓮.邰蒂(Gillian Tett)發明的。她以記者身分深入探究2008年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並把研究結果寫成《瘋狂的金錢》(Fool’s Gold)一書,指出金融海嘯有另一個禍首:就是現代金融體系出奇的過度分工,內部組織、合作模式與想法思維都出現問題。專家經常說,全球化與網絡正在創造一個無縫接軌、彼此相連的世界,市場、經濟與個人比先前更密切聯繫,全球一體化正在進行。可是當邰蒂探究金融海嘯以後,卻發現各大銀行的不同金融團隊各自為政,並不清楚彼此在做甚麼,就連同一家銀行裏面理應彼此整合的不同團隊也是如此。她聽到政府官員叫苦連天,他們指出各大監管機構與中央銀行的內部太過瑣碎零散,組織架構如此,想法觀念亦然。此外,政府單位也同病相憐,信貸評級單位與新聞媒體同樣好不到哪裏去。邰蒂對金融海嘯左看右看,幾乎處處發覺「狹隘視野」與「部落主義」(tribalism)是背後的罪魁禍首。大家陷於自己小小的部門、社群、團隊或知識中,或者說,陷於自己的「穀倉」中,封閉,狹隘,缺乏通道。這就是榖倉效應的來歷。

 

  邰蒂發覺,「穀倉效應」不只出現在銀行界,也幾乎出現在現代生活的各個層面。2010年,邰蒂從倫敦來到紐約,管理《金融時報》的美國團隊,發現美國的企業與政府同樣有過度分工之弊。

 

  穀倉病症侵襲英國石油、微軟與通用汽車等巨型產業,侵襲白宮與華府,大型大學往往受部落主義所累,許多傳播媒體也同病相憐。她發現這個時代,世界一方面密切整合,一方面分散零碎。全球日益牽一髮而動全身,但人們的行為與思維卻困於小小穀倉裏。

 

  政府、企業、團隊、個人,都是一座座穀倉。

 

  雖然穀倉讓世界井然有序,但當大家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就會造成不知變通,看不見危機,犯下嚴重錯誤。

 

  穀倉效應,是一種文化現象,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分工和分類系統。邰蒂發現,穀倉效應無所不在,除了存在於社會組織,也存在個人內心與網路,因此,若想破除「穀倉」,必須顛覆管理學和心理學的思維,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

 

  邰蒂寫成一本暢銷書:《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The Silo Effect: The Peril of Expertise and the Promise of Breaking Down Barriers)。

 

  這本書意圖回答兩個問題:為甚麼穀倉效應會興起?我們該如何從穀倉效應受益,而非因穀倉效應受害?你會在本書讀到有關穀倉效應的八個故事,包括紐約的彭博市政府、倫敦的英格蘭銀行、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瑞士的瑞銀集團、加州的facebook、東京的Sony、紐約的藍山對沖基金(BlueMountain Capital),還有芝加哥警局。有些故事呈現穀倉如何導致失敗,有些故事描述組織或個人如何從穀倉獲益。

 

  Sony、微軟為甚麼會由盛轉衰,但為麼Apple、Facebook能不斷創新?

  911恐襲事件前,已經收到正確的情報,為麼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為麼擁有一流人才的瑞銀集團和英格蘭銀行看不見金融風暴來臨的危機?

  為麼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廢除內科和外科的區分,反而讓病患更滿意、成本降低?

  為麼公司內部團隊會明爭暗鬥,把資訊扣在自己手上?

  為麼聰明的高手看不見明顯的風險與機會?

  想徹底了解這些問題,必須先意識到「穀倉效應」!在《穀倉效應》一書,邰蒂提出3個深受穀倉所害和5個因穀倉而獲益的真實案例。

 

3個受害者是:

 

  ◎Sony:過度分工,減弱創新力道,導致公司衰敗。

  ◎瑞銀集團:分類系統顛倒錯亂,深陷金融危機。

  ◎英格蘭銀行:經濟學家對於自己的專業過於自信,對近在眼前的危機視而不見。

 

5個因榖倉而獲益者是:

 

  ◎紐約市政府:保持辦公室空間開放,強迫員工攜手合作,進而破除穀倉。

  ◎芝加哥警局:跳脫個人的穀倉,以科技業轉戰警界,學以致用。

  ◎Facebook:透過社群實驗,打破階級和團隊的界線,不求效率,反而更有創意。

  ◎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顛覆傳統的醫療分類系統,成為醫界的榜樣。

  ◎藍山對沖基金:靈活運用策略,從受到穀倉所害的銀行中獲利。

 

  最後,她認為,不必研究人類學,只要學會六大原則,也能運用人類學家的視角看世界,你就能駕馭穀倉,避免失去競爭力,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還能不斷創新。

 

  穀倉(Silo)這個詞現在已在外國企業中耳熟能詳,許多外國企業主管都強調要全球各公司領導者不要只看到自己單位的利益,躲在自己的穀倉,造成狹隘視野,不願意跨部門合作,妨礙公司成長。穀倉現象雖存在於各企業或組織,但是管理者若能鼓勵員工走出穀倉,敞開心胸,與他人合作,那麼這個企業絕對充滿活力又具有競爭力。

 

  Facebook是結合電腦運算和人際規則的近年最成功例子。

 

  縱觀Facebook迅速成長的過程,驚人的不只是用戶數目激增,還有facebook如何改變人際互動的模式。Facebook使原本素昧平生的人可以在線上彼此分享經驗、新聞與想法,失聯已久的老友恢復聯絡,大家能發起追思活動,能宣布自己喜獲麟兒,也能徵才與求職。臉書讓用戶在網路世界「相聚」,仿效現實世界的互動方式。大家能撞見新朋友與新想法,也能跟熟悉的友人密切連絡。社群網站既供大家打開社交圈,也供大家躲進自己喜歡的小圈圈(或曰「線上部落」)。

 

  多數Facebook用戶只想跟「朋友」交流。但朱克伯格與Facebook員工從分析的角度出發,檢視真實世界與網路世界錯綜複雜的人際網絡,不只看見一種溫暖的新式人際情感,也看見底下的人際連繫模式。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以非定量方式分析人際互動,Facebook技術人員則投入近來蓬勃發展的數據分析,試圖靠數學方法探究人際互動。他們說:「我們大多不是讀人類學出身,而是受電腦科學訓練,但我們對人際關係的互動、運作與交流很感興趣。當你從這個角度看世界,你能得到很有意思的發現。」

 

  Facebook打破榖倉效應,打開社交圈,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社群網站。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穀倉效應: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作者:吉蓮.邰蒂

由   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