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2015
挽救資本主義的加息
有些投資者認為上周美儲局的加息,跟以往加息相若,都找出以往加息後的影響,來衡估金融市場的後向。但筆者認為這個取態會錯,因為這次加息是非一般的加息,是挽救資本主義的加息。
大家都知,這次加息是近十年來美儲局的第一次加息。不少人就看少了「近十年來」這四粒字,為甚麼近十年來一直都不加息?原因一個,因為過去十年,美國金融市場很大鑊。有幾鑊?可從下窺之:
「我完全錯估了即將來臨災難的原因及規模,當我上任時,沒有任何人跟我提及過樓市或按揭市場有潛在危機……以至我在2007年4月時還公開表示次按問題已經受控,實情是我們都錯了,而且錯得厲害。」—前美國財長保爾森(Henry Paulson),2010。
金融災難源於傲慢與偏見
一位美國前任財長,亦是位前高盛高層,理應對「燶味」敏感,但為甚麼都「鼻塞」了。筆者認為是:「傲慢與偏見」。
美國財金官員以至一般市場人士對明顯可見的不祥之兆視若無睹。在他們眼中,美國本土出現金融危機已是大半個世紀前的1929年及隨後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當時的苦況及慘痛教訓早已在記憶中淡化以至消失。二次大戰後到冷戰結束,先進工業國的貨幣如美元、日圓及一些歐洲貨幣曾出現一些震盪例如匯率波動,英鎊甚至出現危機,以及七十年代初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瓦解,各國放棄金本位制度讓貨幣自由活動等。但這些動盪影響輕微,沒有傷筋挫骨,令西方朝野相信他們絕對有能力有把握處理金融危機,不會被殺個措手不及。
美國在2007年前任憑次按等有毒資產全球流轉,撒手不管,可一旦發現自己置身危機中,美國政府便毫不猶豫重鎚出擊,推出不同政策及規管措施管制類似產品,跟十年前訓示亞洲各國不要使用「有形之手」處理危機截然不同。
在美國官商眼中,銀行或金融系統危機是發展中國家的通病甚至是長期病,因為這些國家制度不良,政策不善,又充斥貪腐及特權。華爾街卻不同,它是全球規模最大、資金深度最充足的金融中心,處於最民主、市場最自由的國度,是全球貨幣、美元的大本營,更是戰後包括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無可置疑的全球「金融首都」,華爾街根本不可能出現金融系統危機。
將問題證券打包毒害投資者
不可想像的事情卻發生了。開發創新金融產品包括把貸款證券化粧打包出售的浪潮勢不可擋,在利潤可觀、需求又殷切下,銀行致力開發新的貸款產品,不管是房貸、學生貸款或其他貸款都被分拆再重組,包裝成為據說風險不同、回報各異的證券讓投資者選購。表面上看,「混合」式產品把貸款風險模糊化有點分散風險意味,實情卻是包藏禍心。最終這些有毒證券成了歐洲投資者的寵兒,再逐步散落世界各地的金融體系內,為禍全球,並令美國爆發自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
當時,美國官方在應對金融海嘯時採取了相當全面的政策,除了引用相關的學術研究外,也採納了較早前歐美對抗金融震盪的一些做法。時任聯儲局主席的伯南克(Ben Bernanke)是研究三十年代蕭條經濟的巨擘,矢志防止美國再次陷入大蕭條的可怕情景。他認為,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有四方面的主要教訓:其一是經濟繁榮倚賴金融穩定;其二是財金官員面對金融危機必須採取果斷、有力及富創意的對策;其三是爭取國際合作處理影響全球的危機;其四是不能照搬過去經驗,要明白歷史不會百分百重演。
加息只為將有毒資產易手
在伯南克推動下,美國政府及國會通過7,800億美元的巨額刺激經濟措施,又出手協助陷於財困或周轉不靈的金融機構。聯儲局則推出史無前例的量寬措施,即大印美鈔,令短息變成零外,長息也大幅下降。一連串措施的確收到相當效果,美國經濟因此迅速穩定及反彈。但是,這些激烈及非常規做法在國內外都引起回響。美國國會就通過《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限制聯儲局日後救助出事金融機構的能力。
到今時,這些毒資產仍未被化解,只暫時由美儲局購入(託管?)美儲局是要為這批毒資產找買家(散貨),怎去做?
債券價和息是成反比走勢,息跌時,價便升。設在2007年時某毒債,息10%,市場息5%,價100元,在QE期間,此毒債仍派10%息,但由於市場息已降至零,設其價升至150元,但你估美儲局可以用150元沽出這個毒債嗎?只有不知來路的人才會接,美儲局要散貨,一定要將市場息口回到2007年水平的5%,由市場對這毒債給出個市場價,美儲局才有望可以散貨,因此,筆者周一文就指出,美儲局今次加息,不是Data Dependent看數據,也不是看通脹,而因為加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開放第一步,之後的加息速度,即是美息正常化的速度,可以很快的。
為甚麼要快?澳洲總理陸克文在2009年說過:
「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勝利帶來了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極端資本主義及過度貪婪,並成為這個經濟新世代的正統思想。我們應把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轉化為改變世界的動力。」—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2009年。
一直以來,西方經濟都重自由,資本也當然要自由,但極度的自由,就是不受約束和過度貪婪,帶來了2007的金融海嘯。
金融新秩序需要亞洲的參與
2007年的美國製造金融海嘯,並未為亞洲國家帶來像1980年代的亞洲金融海嘯般禍害,原因是亞洲諸國在1980年代的亞洲金融海嘯學精了,學了套自衞術,這亦讓歐美官商財金官員開了眼界,有了些災後共識,此中包括:全面整頓銀行體制,認識到資本市場失序時,是要干預,匯市劇烈波動時,亦可以管制下,這叫做「維穩」。
除了這兩招,還有其他招數,會由各國央行盡使出來,目的,就是要將資本主義自2007年的深淵中,拯救出來。
不管喜歡與否,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新秩序將主要由美國跟亞洲的互動主導。可貴的是,亞洲的經驗、聲音愈來愈受到國際重視。要保持這個勢頭,亞洲得努力維持她的成功故事,而要做到這一點,亞洲各國得努力保持在《失序的資本》一書中所提到的種種務實跨境合作措施,令她們能在金融惡浪、資金亂竄中屹立不倒。
《失序的資本》是由梁鳳儀所著,她服務香港金融界超過廿載。1994年加入香港金融管理局,2000年擢升助理總裁,負責1997/98年亞洲金融風後國際和亞洲中央銀行之間對危機協調及防範的工作。2008年8月出任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一個月後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梁女士隨即參與特區政府的危機協調工作。
在二十多年的公職生涯中,梁女士一直負責金融市場發展、監察及國際合作事務。她曾籌組各亞洲中央銀行推出亞洲債券基金;協助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促成中國財政部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債及其他投資產品。
在整個2008年的金融海嘯期中,梁鳳儀一直有參與環球央行的各個跨央行合作會議,對於央行間會怎樣去整頓今後的環球金融秩序,自然有所體會。對於嚴肅的投資者言,這個「整頓」將會影響着之後十數年,以致數十年之後的環球金融秩序,要知道的話請到各大書局買這本《失序的資本》。我誠意推薦與各位財務決策人和嚴肅的投資者,以上文章有不少文字都是錄自該書的,更好的還在書中。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