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Donald Trump)明年再主白宮,中美關係於關鍵的三個「T」,即貿易(Trade)、科技(Technology)及台灣(Taiwan),必將不斷掀起風波,中方早有一定應對部署,緩減衝擊。
中美2018年首爆貿易戰,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始作俑者,他質疑所謂中方不公平政策,加劇美方貿赤。實際加徵關稅、調減企業稅,以圖直接鼓勵本土工業投資、增加就業之外,特朗普作為生意人,也視關稅威脅為搾取別國利益的手段,包括2020年成功令中方同意購入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
不過,觀乎美墨邊境,特朗普引以為傲的「圍牆」,每每只是鐵絲網、矮欄,以至空無一物,他今年一再警告,回朝後要對中國貨品加收的至少60%關稅,也頗有可能與現任的拜登(Joe Biden)一樣主攻戰略領域,對民生產品較鬆手。
隨著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對華開出7.5至25%不等的關稅,中國內地已積極拓展外貿多元發展,將對美國的出口佔比由最初20%,降至約15%,進口減幅則更甚,如黃豆就不止攔腰減半,至不足18%。當中美貿戰升溫,農產品可再成制裁對象,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亦已就位。
貿多元發展 容貶值保賣埠
即時策略方面,人民銀行昨將人民幣中間價設於2023年以來最低水平,1美元兌7.1659元,調貶了多達666點子,料反映當局已準備靠貶值,穩住出口競爭力。中央政府克制處理與歐盟的電動車關稅爭端,正是看準歐州亦備受特朗普的關稅傷害,現對歐美政治經貿關係坐立不安,令中歐有空間言和。
特料加快脫勾 馬克斯成變數
相較於拜登致力夥同盟友,對準高科技層面築起「小院高牆」,估計特朗普有意加快在更多產業鏈與華全面脫勾。
特朗普的新班子會否納入更多反華鷹派,暫未可知,但科技強人馬斯克(Elon Musk)出錢出力為他護航,加上深入了解中國市場,實有可能憑藉自動駕駛、智能芯片,甚至航空載人的專業團隊,成為白宮牽制中方「卡脖子」的一路奇兵。
現時,坊間多視馬斯克為中美之間的合作橋樑,主因中方歷來對他在華設立汽車廠、數據中心等,開了不少方便之門,認定利益掛帥的他,不願翻臉。
不過,馬斯克也好,特朗普也好,本質上都有交易思維,沒必須緊守的意識形態或道德規範,利之所在,大可朝令夕改。有別拜登曾三番四次脫稿,表示願意協防台灣,特朗普近月挑明,免費防衞台灣乃「愚笨」之舉。
台海局勢變化,隱然折射中美區內軍事實力走向。解放軍近年在海陸空均有長足發展,早前在珠海首度展出殲-35A戰機,即揭示已成為全球僅第二個同時備有兩款隱形戰機的國家。這一方面或令特朗普更認定台灣地理上「太遠」,隨時視之「棄子」,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使他準備重演屢次踐踏中國紅線戲碼,甚至利用緊張局勢,加碼對台出售頂尖軍備,增收「保護費」圖利。
中國內地昨公布10月外貿數據,對美出口大增8.1%,有經濟師相信,美企未來數個月都會持續入貨、提升庫存,以緩減關稅衝擊。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祝賀特朗普當選時,再次申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惟美方明顯不願互利共贏,中方在3T範疇自會全力捍衞利益。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