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規劃中,香港被定位為「八大中心」,其中的「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貿易中心」與航空業有關。香港曾經是全球處理進出口貨櫃最多的城市,其貨櫃碼頭在世界航運業中享有盛譽。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香港的航空貨運吞吐量長期保持全球首位。
香港國際機場作為世界上最繁忙且設備最先進的機場之一,它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地位,亦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物流中心。雖然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及環球經濟下滑在2020年至 2022年間對貿易流動和物流安排造成重大的影響,但香港國際機場按總貨運量計,仍穩居全球首位。香港機場管理局表示,航空貨運是支持香港物流業增長及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根據2024年國際機場協會(ACI)公布的數據,香港國際機場在2023年以430萬公噸位居全球首位,蟬聯全球最繁忙國際貨運機場。
上周,筆者有幸隨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到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HACTL),由執行董事(運營)鄭煌鑫先生(Paul)和執行董事(人才及文化)李國安先生(Jason)親自講解和帶領參觀香港貨運站。香港空運貨站在1998年隨香港國際機場建成遷往赤鱲角,其耗資逾十億美元興建,由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爵士設計的「超級一號貨站」正式啟用。
「超級一號貨站」規模龐大,每年處貨量可達350萬公噸,具備全自動化高效處貨設施的貨站,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多層式貨站。HACTL擁有近50年營運經驗,能處理來自全球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航運貨物。此外,HACTL透過不斷提升處理流程及營運效益,使香港成為空運貨物吞吐量的「世一」。
HACTL先進管理系統是軟實力的核心,包括:散貨箱儲存系統中擁有1萬個散貨儲存位置;航空貨箱儲存系統,有3500個儲存位置;採用貨物智能定位系統,設立鋰電池儲存專區、鮮活貨物處理中心、先進冷鏈綜合處貨中心和馬匹處理中心。
Paul表示,2008年HACTL成為全球首個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地面運營安全審計(ISAGO)認證的空運貨站營運商;2022年,成為全港首間取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能力為本的培訓評估中心認證(CBTA Center Certification)的空運貨站營運商,同年獲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鋰電池運輸(IATA CEIV Li-batt)認證。
為提高效率,HACTL投資研發的新一代空運貨物資料管理系統COSAC-Plus,支援貨站的核心運作及全自動處貨系統,能儲存及處理所有貨件資料,讓業內持份者共享實時資訊,並提供大數據作分析之用。此系統緊密聯繫航空公司、貨運代理、物流服務供應商及相關政府部門,更具備貨件追蹤和其他滿足電子商貿客戶需求的功能。每天逾3500用戶使用此系統,數據交易超過100萬宗。
此外,HACTL還開發「自動化零件補給站(Automated Parts Store)」,利用全自動機械人管理站內的200多個常用零件的多間隔儲存箱。工程人員透過使用機械人,可將所需零件迅速送至補給站櫃台。同時,補給站乃「無人地帶」,設有24小時閉路電視監察系統,但機械人亦內置智能感應器,以防止與人或其他物件碰撞。而當機械人處於備用狀態時,會自動返回其充電站補給能源。
香港位處亞洲要衝,地理位置優越,四小時飛行航程可達亞太區主要市場,五小時飛行航程範圍更可覆蓋全球逾半數人口。透過不斷鞏固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政策創新,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成為聯通世界和國家的最重要門戶。目前,全球航空交通持續復甦,加上多項新貨運設施逐步落成,將鞏固香港國際機場作為世界貨運樞紐的領先角色。
在此次參觀中,Paul特別播放了一條短片《晝夜交響樂》展示在絕大部分市民正在睡夢的晝夜中,香港航空貨運站仍有很多的專業人員正在為香港經濟默默耕耘,這個「世一」並非必然,而是要「拼」出來的。《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