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陶冬先生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

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31/03/2025 14:27

《海納智見-荀玉根》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政策加力,經濟向「新」

  2025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哪些訊號?政策如何發力?與往年有何不同?

  經濟目標有何變化?2025年GDP目標增速5%左右,自2023年以來保持不變。增長目標持平,即可以引導社會預期,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也有利于政策的可持續性,以便與「十五五」規劃相銜接。2025年CPI目標增速2%左右,自2015年以來長期保持3%之後首次調降。物價目標下調不等于降低要求,推動物價溫和上漲還需要政策更加積極,預計邊際加力,逐步加碼。此外,就業目標持平,能耗目標小幅上調。

  積極財政怎麼發力?2025年預算赤字率升至4%,赤字規模增至5.66萬億元,新增專項債擴至4.4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追加至1.3萬億,總體資金相比2024年增加超過2.9萬億元,力度明顯提升。財政方向聚焦三條主綫。一是,超長期特別國債加碼「兩新」、「兩重」領域,同時補充銀行資本金。二是,部分專項債的使用重回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三是,專項債券投向或向新興產業基建邊際傾斜。此外,財政留足政策空間,如果下半年穩增長仍有壓力,不排除進一步提升財政力度的可能。

  寬鬆貨幣甚麼節奏?貨幣政策延續穩健寬鬆方向,保持流動性充裕。我們認為,降準降息或根據經濟金融形勢、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適時推進。短期來說,經濟在去年四季度以來表現較好,降息可能性不大。中期來看,貨幣寬鬆方向明確,但不會大水漫灌式強刺激,降準降息節奏或漸進式、小步伐推進。

  「供給端」為何調整?一是,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用好市場化、法治化手段,促進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業健康發展。二是,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節能降碳或繼續推進。與以往供給側改革相比,本輪改革或更多依靠市場化方式主導。

  改革深化和產業政策還需關注哪些?報告提出十大任務,亮點之處在于:第一,「擴內需」由去年的第三位置移居首位。第二,「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是相比去年的新增內容。第三,生態方面「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相比去年更加清晰。具體來看,財政關注零基預算改革提速,旨在騰出財力,增強對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的財力保障等。金融亮點在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預計資本市場資金供給與結構有望改善。此外,產業政策還需關注對科技創新、普惠養老和托育服務的支持。

  承上啟下之年。2025年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我們認為,宏觀政策方向不斷積極,但不會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政策發力以「高質量發展」為前提,傳統經濟要「穩」,新經濟要「進」,而動力源於深化改革,所以供給端的調整和標誌性改革值得關注值得期待。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政策不及預期。

《海通國際A股首席策略分析師 荀玉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價值HK$168)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大國博弈

關稅戰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